数字化转型下绿化苗木发展现状 绿化苗木行业市场分析
发布时间:2023-04-13 17:43:08

数字化转型下绿化苗木发展现状 绿化苗木行业市场分析(图1)

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人们消费需求的提升,苗木产业面临新的市场机遇和挑战。我国目前已是世界最大的花卉苗木产销国,然而总量供给过剩和结构性供给不足并存,经营效益不高、信息不对称、跟风种植等现象制约了苗木产业的发展。新形势下,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亟待补齐数字短板。

数字化转型下绿化苗木发展现状

经过几十年快速发展,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花卉苗木产销国,苗木花卉种植面积159万公顷,年销售额达2100亿元。”中国花卉协会绿化观赏苗木分会执行会长吴世光说,与此同时,我国的苗木产业还存在产品品质欠佳、产销方式落后和经营效益低下等问题,苗木产业由“大”到“强”亟待补齐数字短板。

当前,我国苗木花卉产业已经进入数字化发展新阶段,要进一步发挥苗木信息采集点、苗木花卉专业市场和线上苗木交易动态数据的核心作用,持续优化价格指数平台建设,为林企苗农合理安排生产经营计划、科学制定市场价格提供参考依据,赋能苗木花卉产业提质增效。

苗木产业面临提档升级的关键期,要紧跟数字时代步伐,牢牢把握苗农致富、企业增效、市场兴旺三个维度,借助数字赋能,创新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,加快研发新品种、新技术,畅通研发、生产、流通、服务、消费信息,推动数字经济与苗木产业深度融合,激活苗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。

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22-2026年中国绿化苗木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》显示:

绿化苗木,泛指用于绿化建设使用的花草树木,含义广泛。城市建设离不开绿化,绿化离不开苗木。绿化苗木是绿化工程中重要的一环,全国大部分省份皆供有苗木。树木种植以后,经常性的养护管理是十分重要的。树木养护,应该根据树木的生长发育情况,不同季节的需要来进行管理。

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,我国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度越来越高,园林绿化市场规模逐步壮大。数据显示,2021年我国园林绿化行业市场规模约为8696亿元,同比增长3.9%。

2022年全国完成造林383万公顷,种草改良321.4万公顷,这两项合计全年绿化国土面积超700万公顷。目前,我国森林面积2.31亿公顷,森林覆盖率达24.02%;草地面积2.65亿公顷,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0.32%。

我国年均生产林木种子1600多万公斤、苗木280多亿株,种苗供应无论是在数量上、质量上还是品种上,都较好保障了大规模国土绿化的需要。

绿化苗木行业市场分析

近年来,在全国各地的苗木展会上,乡土树种是苗木企业力推的重点,也是园林绿化工程方的硬性要求。各地一些绿化工程要求全冠苗,在业界引起波澜,也引发了争议,但是从科学绿化的角度,全冠苗逐渐发展成为对绿化苗木的正确要求。节水绿化所要求的抗旱树种,也是苗木企业在展会上大力推广的。此外,耐瘠薄、耐盐碱、耐水湿、抗风沙、抗寒等抗性强的树种,也是很多苗木企业主打的“金字招牌”。

从苗木的特性上,绿化苗木大致可分为以下种类:乔灌木、移栽大树、扦插小苗、树桩盆景、竹类植物、藤本植物、草本花卉、草皮草种、造林苗、新优果苗、种籽种苗。

绿化苗木最常使用于城市园林绿化中如:城区绿化、住宅区绿化、公路绿化、荒山绿化、河堤绿化等。按照现代人的理解,园林不只是作为游憩之用,同时也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。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,放出氧气,净化空气;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尘埃,减轻污染;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、湿度,改善小气候;还有减弱噪声和防风、防火等防护作用。

在绿化苗木产业发展过程中,引进树种或品种曾经风靡一时。为打造独特的绿化景观,很多绿化工程方追求新、奇、特的国外树种或品种;为尽快获取经济效益,很多苗木企业大量引进国外树种、品种。但是近年来,随着引进树种或品种出现一些问题,科学绿化的理念逐渐受到重视,而这一理念也逐渐影响着苗木培育和生产。很多苗木企业开始静下心来大力发展乡土树种,乡土树种渐成苗木产品主流。

绿化苗木行业经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,从粗放式种植到精细化管理,从小规模苗农散种到大规模苗圃集中培育,不断演变发展变化,如今在市场需求导向的影响下,逐渐细分为两条主流路线:市政工程普苗和乡村绿化美化树。

目前,我国形成了绿化苗木种植业的四大主要产销中心,分别为:一是以浙江、江苏为主要生产区域,其主要市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;二是以河南、山东为主要生产区域,其主要市场为北京、天津地区;三是以广东、福建为主要生产区域,其主要市场为珠江三角洲地区;四是以四川、江西、云南为主要生产区域,其主要市场为西南地区。

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,城市和新农村环境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,园林苗木需求旺盛,许多省市将园林绿化苗木产业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,园林绿化苗木面积不断增加产值持续上升。

国家林业和草原局、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的《关于推进花卉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(下称《意见》)明确指出,从加强数字化赋能、种质资源保护利用、加快花卉种业创新、强化产品质量提升、优化产业布局结构、延长花卉产业链等方面发力,推进花卉业高质量发展,到2035年力争实现年销售额超过7000亿元。


jaLb02wj7AplZu5io52oxGIc6txCjaeU